贡献驱动向未来,中天科技上市发审过会廿三载
2002年5月22日,中天科技首次公开发行申请获得了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至今已整整23年。 得益于在光电领域的持续深耕,以及资本市场给予产业升级的源头活水,经过23年的发展,中天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增长超100倍,累计完成纳税超138亿元。公司重视投资者利益,向股东分红累计近34亿元,市值增长了40多倍。今后,中天科技秉持“贡献决定地位”理念,以“三个全球”为指引,坚持走创新变革、绿色发展之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致力共同富裕,以光电冠军产品服务全球新能源、数字建设,创建人类美好生活!(中天科技集团)
查看更多
永鼎股份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项目接受专家验收
5月21日,省工信厅组织专家对我区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鼎股份”)申报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项目进行现场考察验收。区工信局副局长梅峰,汾湖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马欣参加现场验收活动。 此次专家组考察验收对象为“江苏永鼎棒纤缆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验收现场,专家组对永鼎股份提交的验收资料进行了仔细审阅,听取了项目建设及成果汇报,现场察看了数字仿真智能化设计平台、光纤预制棒MES系统等智能应用典型场景,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质询和交流。经专家组充分研究与讨论,认为该智能工厂项目全面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对行业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和示范价值,一致同意通过验收。永鼎股份依托5G通信、人工智能、云平台等新技术应用,以ERP/MES/WMS等信息技术为核心,打造了基于5G+数字孪生技术的“棒—纤—缆全产业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期内,永鼎股份完成了智能立体仓库、数字化工艺管理系统等12个智能场景的建设应用。项目建成前后,企业的产品研制周期、交付周期大幅缩短,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近三分之一,实现了关键设备数控化率100%,关键设备联网率100%。 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是国家多部委联合开展的重大项目旨在以揭榜挂帅方式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在各行业、各领域遴选一批标杆企业带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区工信局将深度推动企业“智改数转网联”进程,按照“基础、先进、卓越、领航”分级分类建设目标任务,加大智能工厂分层级、体系化培育创建力度,继续挖掘企业智能化改造典型场景,以新质生产力催生新行业、新模式、新动能,助推吴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吴江工信)
查看更多
法尔胜光电三体系外审工作圆满结束
近日,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审核组专家对江苏法尔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为期2天的年度监督现场审核。 在审核过程中,审核组专家查阅相关文件和记录、深入现场,与公司各部门员工进行面谈,全面细致地审核了公司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合理性、有效性,查找公司实际运行过程与管理体系标准条款的符合性,并对需进一步加强改善之处进行了当面指导。审核结束,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体系运行,材料准备充分,人员配合积极,审核组多位专家更是见证了光电公司的成长,对公司在各项管理体系工作上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长足进步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公司体系运行正常、有效,符合认证标准,可顺利通过此次年度监督审核。 公司领导表示针对此次审核过程中专家组提出的不符合和改善建议项,会督促各相关部门及时整改,进一步自查并举一反三,持续改进。此次QES三体系年度监督审核的通过,标志着光电公司三体系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再上新台阶。(法尔胜)
查看更多
长盈通光电隆重表彰骆志军博士团队
5月12日,长盈通光电隆重举行研发成果表彰大会,表彰骆志军博士及其团队成功研发并市场化国内首台激光光束质量分析仪的杰出贡献。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皮亚斌出席大会并致辞,研发中心全体成员、各事业部负责人及产品经理等共同见证。 表彰大会由公司副总裁邝光华主持。他指出,公司正推进多元化发展战略,打造开放创新平台。研发是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持续加大投入。骆志军博士自2023年加入后,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成功研发并市场化国内首台激光光束质量分析仪,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为研发成果向市场转化树立了典范。 会上,骆志军博士分享了团队研发经验,回顾项目从立项到落地的关键历程,强调团队协作、创新实践及研发围绕市场指挥棒的重要性,为在场研发技术人员提供了宝贵经验。 随后,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皮亚斌致辞。他充分肯定了骆志军团队对公司技术突破的贡献,并重申公司对研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坚定支持。皮总介绍了公司203研发测试大楼的研发环境,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定制化设计,全面升级工作环境并提升服务保障,注重功能性与舒适性,为研发团队提供高效、便捷、舒适的办公空间。同时,公司专设高端人才服务专员,设立持证营养师为研发人员提供专属服务,确保营养补给。 皮总强调,市场是公司研发的指挥棒,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技术、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化转化。公司已推出产品经理激励等创新分红机制,产品经理可从其负责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获取市场收益分红,强化研发与市场的协同合作,激发团队创新活力。研发工作需紧密贴合市场需求,研发团队与营销中心共同推动公司稳步前行。 皮总表示,研发是公司的明天,公司将持续构建开放创新平台,期待更多团队以骆博士为榜样,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颁奖环节,骆志军博士及团队成员李光亮、姜瑾依次登台,接受公司授予的荣誉证书与奖金。董事长兼总裁皮亚斌亲自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研发中心总经理廉正刚送上鲜花,现场掌声不断。 表彰大会最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此次大会是对优秀研发团队的嘉奖,也是公司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研发投入,激励更多技术人员投身创新实践,为行业技术进步与市场开拓贡献力量。(长盈通光电)
查看更多
崔巍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表彰!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汇聚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磅礴力量,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一步一个脚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亨通集团总裁崔巍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现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彰。 作为新生代青年企业家,崔巍心怀产业报国、科技强国理想信念,带领亨通集团定位全球发展,拥抱数字化浪潮,坚持以自主创新加快关键技术科研攻关、核心装备国产化替代,加速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拓链,不断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新时代是青年人的追梦时代,亨通集团也正以青年之姿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光纤通信、海洋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不断打破垄断、填补空白,实现科技自主可控、自立自强。聚焦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亨通已在全球承建150多个国际海洋工程项目,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及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及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海洋强国等战略的实施贡献亨通智慧力量,在走向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中,为中国制造赢得世界声誉。 全国劳动模范每五年评选一次,是由党中央和国务院授予劳动者的最高荣誉称号,此次表彰恰逢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更加意义非凡。荣誉不仅是对崔巍个人的褒奖,更是对亨通集团坚持自主创新、产业报国,赓续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肯定和鼓舞。三十余载初心如炬,亨通将始终把劳模工匠培育作为核心竞争力,在新征程上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打造新时代劳模工匠“孵化高地”,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蔚然成风,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亨通世界)
查看更多
永鼎旗下子公司东部超导亮相苏州全球招商大会
4月26日至27日,2025苏州全球招商大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永鼎董事长莫思铭受邀参加,永鼎旗下东部超导产品亮相大会。省长许昆林出席大会并讲话,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作致辞推介,副省长方伟、省政府秘书长吕德明、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彭伟出席,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亚平、市政协主席朱民出席。 今年大会仍以“投资苏州 赢得未来”为主题,全面展现苏州的经济活力、创新动力、城市魅力和投资潜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前5强、重点跨国公司、重点央企、知名民企、全球独角兽企业的代表,以及商会、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的超1200名全球商业精英集聚在此。 政企共荐 苏州新质生产力亮相世界 受政府特邀,永鼎旗下子公司东部超导作为前沿新材料领域代表性企业,亮相2025苏州全球招商大会,并现场展示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和超导磁悬浮装置。装置所使用的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浮子沿莫比乌斯环型轨道行进,直观演示了未来高速交通之一磁悬浮列车的效果。目前,东超的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技术水平、产品性能均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场景破壁 莫比乌斯环演绎磁悬浮革命 在独特的莫比乌斯环轨道上,超导浮子实现了全程无接触滑行。“这种拓扑结构演示,直观揭示了超导抗磁特性在复杂路况的应用潜力。”现场工程师张旭明解释道。展位吸引大批政企代表、国际客商驻足体验,成为全场人气焦点。 · 现场磁悬浮演示 永鼎专注二代高温超导材料及其应用的研发与产业化,产品已实现在可控核聚变、磁悬浮、电力传输、磁感应加热、核磁共振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此次受邀,是对公司超导专业能力的认可,也是苏州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布局未来产业赛道的生动实践。 公司将持续以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助力我国在能源领域实现进一步突破,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为全球能源低碳转型和新一轮科技革命提供核心支撑。未来,公司也将进一步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提供更具商业和战略实用价值的解决方案。(永鼎集团)
查看更多
“中天39”苍南项目告捷!创海上风电施工新标杆
4月的东海之滨,苍南东部海域传来捷报——承担华润电力苍南1#海上风电二期扩建工程的“中天39”施工船,历经50余天昼夜奋战,顺利完成场区首阶段基础施工任务。 自项目启动以来,中天科技快速组建专项团队,仅用21天完成船舶入场部署。施工中,“中天39”首次采用国内海上风电基础施工鲜见的DP动态定位模式,针对无成熟案例借鉴、人员作业模式磨合等挑战,项目组创新应用“风浪流动态施工法”,依托船舶5000T起重能力、厘米级定位精度及优越稳定性,有效作业时间提升20%,日均沉桩效率达行业领先水平。同时,项目建立“全链条式”的安全管理机制,通过多元化管控模式,实施安全文化建设+数字化手段融合,实现了施工周期安全效益的最大化,获业主、总包及监理单位联合表彰,创造了同类项目施工效率新标杆。 目前,“中天39”已开航越南,正式投身海外油气建设,标志着中天科技工程服务国际化战略迈出实质性步伐。未来,“中天39”团队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深耕海上能源市场,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天科技集团)
查看更多
烽火通信为非洲大陆注入数智活力
非洲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5G网络部署与宽带接入建设持续为这片大陆注入全新活力。当地时间4月14-16日,GITEX AFRICA 2025在摩洛哥历史名城马拉喀什盛大举行。作为非洲规模最大的科技盛会之一,展会聚焦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物联网等前沿领域,致力于促进非洲大陆的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实现可持续、包容性发展。 烽火通信积极探索当地数字化发展破局之道,本次以“连接赋能数字化未来 Connectivity Empowers the Digital Future”为主题,带来基于全光网络和5G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以创新技术全面助力非洲打造绿色、智能的数字基础设施,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全光网络:构建绿色高效的数字底座 光网络凭借超大带宽、超低时延、高可靠性和绿色节能等优势,已成为5G、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算力网络发展的基石。烽火通信在全光通信领域持续创新,提出面向未来算网融合的新一代全光网架构。 • 在接入层,推出OTN P2MP方案,大幅提升传输效率。 • 在城域网层,从FOADM网络向OXC/池化波分升级,进一步优化网络性能。 • 在核心层,突破大带宽联算需求,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此外,烽火通信还积极探索下一代光接入网技术,并已率先完成50G PON原型系统验证,具备超万兆带宽、微秒级时延及高精度切片能力,为工业互联网、8K视频等新兴应用场景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绿色能源:驱动可持续发展 面对非洲电力短缺导致通信网络运营成本高、5G/6G网络覆盖稳定性不足的困境,绿色能源成为破局关键。烽火通信聚焦这一需求,带来多场景端到端站点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涵盖“一杆一站”“一柜一站”“一箱一站”,以及光伏混合能源方案,凭借创新设计与技术优势,帮助客户降低超50%运营成本,推动零碳排放目标实现,为各行业客户打造高效、智能、可持续的通信基础设施,助力非洲向低碳经济模式加速转型。 AI运维:智能化管理提升用户体验 为响应全球运营商对高质量网络的迫切需求,烽火通信推出智能网络运营服务解决方案,深度融合AI技术进行用户画像分析,实现精准营销与流失预警。同时整合智能派单、物料管理、哑资源数智化管理及光足迹等功能模块,构建销装维端到端运营模式。在海外试点应用中,该方案成效显著,使网络故障率直降52%,故障定位时间缩短至分钟级,故障排除效率与资源利用率均提升超50%,不仅助力运营商降本增效,更提升了宽带品质与用户满意度。 烽火通信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推动连接质量和价值提升,并与各方携手合作,为非洲数字版图建设添彩。(烽火通信)
查看更多
高校师生赴西古光通开展企业实践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秦翰林一行赴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这是双方自2024年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以来的又一次深度互动,旨在进一步推动校企资源共享、技术协同创新,为光通信领域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校企携手,共话发展新图景 西古光通总经理司正中系统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概况及人才发展战略。作为西北地区光纤光缆研发制造基地,西古光通已构建起“光纤-光缆-光网络配件”全产业链体系,产品覆盖通信运营商、轨道交通等多领域,并通过系统集成事业部拓展AI预警、智慧园区等新兴业务。公司技术总监就光纤光缆的研发及探索应用做了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借助西安电子科技学的科研优势,共同探索未来特种光纤光缆的发展及光电解决方案。 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秦翰林重点介绍了学院在光学工程、激光技术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激光技术、红外技术研究的院校之一,学院近年来在超快激光技术、计算光学成像、光纤传感等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并拥有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他们的‘光电仪器研制与检测团队’在光纤通信、光谱分析等领域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相关技术已应用于环境监测、医疗健康等场景。” 学科赋能,共育行业新人才 座谈会后,在西古光通总经理的陪同下,师生代表团参观了光纤车间及光缆生产全流程。同时,双方围绕 “科研项目攻关”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此次交流是双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又一次重要里程碑,双方将重点推进以下合作: 技术联合攻关: 聚焦光纤传感、智能光网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 成果转化加速: 依托西电“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学院在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落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共育人才发展: 西古光通为西电学生提供实习参观基地,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了解行业需求,提升实践能力,为企业定向输送专业人才。 此次校企合作交流不仅为学生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台,更标志着双方在光通信领域的协同创新进入新阶段。“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我们期待与西电在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典范。未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西古光通将以“产教融合、创新驱动”为引领,共同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西古光通)
查看更多